著名画家王铁牛创作的油画巨制《上甘岭战役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“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—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”亮相。
高度写实
呈现全景战场兼顾人物细节
站在高3米、长6.75米的油画《上甘岭战役》前,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,观众都能感受到画面的高度写实,战争的残酷、志愿军的无畏扑面而来。画作将志愿军战士前仆后继、坚守阵地作为画面的主要情节,他们有的拔线投弹,有的握枪射击,还有的跳出战壕,可见战事正处于激烈的时刻。战壕沿山坡延伸到远方,令画面更添纵深感,炸弹爆炸瞬间的火光与黑烟形成光影和明暗的强烈对比,战场上灼热的温度似乎扑面而来。
“当接到了《上甘岭战役》创作任务的时候,我感到非常光荣,同时也感到了不小的压力。”王铁牛说,压力一方面是因为前人已经利用多种艺术手段,表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的英雄形象;另一方面则是必须在有限的画幅内,既要表现战场全景局势,有“调动千军万马”的能力,又要兼顾众多人物细节。
“我要画出震撼人心的上甘岭战役,让人们记住胜利来之不易,和平来之不易。”在王铁牛看来,上甘岭战役不仅凝聚着志愿军战士英雄主义的精神,也包含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、不畏强敌的民族品格。构图是这样一幅全景式画作成功的关键,基于此前的同题材创作经验与对这段历史的详细了解,他确定了以高处俯瞰蜿蜒战壕的视角,凸显上甘岭战役阵地争夺战、坑道战的特点。6.75米的画作长度,更适于展示宽阔的场景。
“描绘这场史诗级的战斗,重要的是具有历史情节的合理性,符合军事逻辑。通过特定的环境、特定的形象,让观看者将画面定格在上甘岭战役,而不是其他战役。”曾是军人的王铁牛,在创作军事题材画作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,那就是熟悉军事常识和战术动作。“在创作前期,我会自己当模特,感受战场上合理的拿枪、冲锋等姿态。”王铁牛说,画面里身背电报机的战士形象,也是自己当模特揣摩出来的。